close

■“蟈蟈王”王亮教孩子們如何做面塑。■瞧瞧,我們做的面塑漂亮吧。■志願者教孩子揮乒乓球拍。
  今日出鏡
  “蟈蟈王”王亮及志願者、深澤縣位村小學的孩子們
  採訪動機
  5月30日,由蒙牛乳業等單位組織的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活動,在深澤縣位村小學舉行。
  □文/圖 本報記者 張瑞謙
  “哇!原來一團面也能捏成這麼漂亮的蟈蟈啊!”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,讓深澤縣位村小學的孩子們開了眼界。展示作品的就是出生在深澤,但作品享譽世界的民間手工藝大師、人稱“蟈蟈王”的王亮。5月30日,由蒙牛乳業等單位組織的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活動,在深澤縣位村小學舉行,“蟈蟈王”王亮及志願者給孩子們上了別開生面的手工課、美術課、體育課。
  手工藝大師為孩子們展示面塑技藝
  坐落在深澤縣城南的位村小學,有180名學生,和許多農村小學一樣,師資力量尤其是音體美教師比較缺乏。
  當天上午,蒙牛乳業愛心合作伙伴石家莊金蒙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、石家莊市高新區第三小學的志願者以及相關媒體人士帶著籃球、乒乓球等文體用品以及乳製品來到深澤縣位村小學。同時還有活動方請來的民間手工藝大師王亮。
  王亮是土生土長的深澤人,但是他的面塑作品卻早已享譽國內外。他本人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、國家級工藝美術家、河北省民間工藝大師,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,其作品得到了藝術界的肯定,首開了民間面塑工藝田園系列之先河,彌補了我國面塑藝術“草蟲類”的空白。當聽說組織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活動後,工作十分繁忙的王亮一口答應。
  惟妙惟肖的“蟈蟈”、晶瑩綻綠的“白菜”……在四年級教室,王亮將作品一打開,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。在四年級課堂上,孩子們圍坐在他面前,聽他耐心地講解演示:如何把一塊橡皮泥做成一片白菜葉。“同學們,用手輕輕搓,照著這個樣子來。”擁有眾多大師頭銜的他,在孩子們中間就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。
  “你這個做的不錯,但瓢蟲的須子這樣弄就更好了。”儘管孩子們的作品略顯拙笨,但王亮還是不厭其煩地進行一一指點,手把手教授。當看到孩子們一個個稚嫩的作品“大功告成”時,王亮也感到非常欣慰。“這樣的活動應該多搞一些,弘揚中國傳統民間藝術,讓更多的孩子把中國文化傳承下去。”王亮說。
  他們帶來的正是孩子們所急需的
  就在王亮給孩子們手把手講授手工藝技巧時,在教學樓一樓的二年級教室里,來自石家莊市高新區第三小學的美術教師任慧冉也正以“美麗的魚”為主題給孩子們上美術課。在教室的前排,9歲的陳和淇正在聚精會神地畫她心目中“最美麗的魚”。一雙雙稚嫩的小手,在老師的啟髮指導下,將一條條形狀各異、童稚可愛的魚展現在紙張上。
  在外面操場的樹蔭下,同樣來自高新區第三小學的體育教師李振濤,也正帶領著三年級的小朋友們練習乒乓球。“因為沒有球案,這次主要是教孩子們揮拍的姿勢。”李振濤說。雖然當天氣溫很高,但孩子們還是很興奮地練習著。
  “孩子們其實最需要這些了。”作為位村小學的校長,黎亞茹很真誠地說,現在像他們學校一樣的農村小學,太缺乏音體美的專業教師了。“找不到專業老師,我們只能兼職。比如體育課,孩子們只能簡單地跑步,或者做些小游戲。我們太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經常搞,讓我們的孩子們長長見識,讓老師們長長見識。”
  關愛鄉村教育,他們在行動
  “‘我回老家上堂課’活動,就是希望通過社會知名人士回老家為家鄉孩子上課這種形式,在全省範圍內掀起一場關愛鄉村教育、關愛留守兒童和公益助學的熱潮。同時,還關註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、展示民間技藝的精髓、弘揚民族精粹。”蒙牛津冀大區高級事務經理王春玲說。
  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是蒙牛乳業“有你最美”公益平臺下幫扶鄉村教育的公益項目,目的是為了聯合網絡和社會的公益力量,搭建一個開放性、透明化的公益眾籌平臺。針對貧困學校的上課需求面向社會大眾徵集“上課小分隊”,眾籌上課創意和部分資金,通過有尊嚴的公益上課幫扶,解決鄉村孩子們在精神層面對知識的渴望,讓有公益熱情的愛心人士實現公益夢想,用全社會的點滴行動給天真的鄉村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。
  據瞭解,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活動邀約的都是社會知名人士,均為河北省籍各行業有影響力的知名專家,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主。這次在深澤的活動是“我回老家上堂課”的第二堂課,第一堂是蔚縣剪紙,邀請了剪紙藝術傳承人周淑英給孩子們上課。  (原標題:“蟈蟈王”手把手教孩子們做面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z69qzlm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